香港内部六宝典资料大全
专家访谈 | 骆锦标教授:脑干出血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治疗策略
发布时间:2022-06-14 阅读

脑干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调控人的呼吸、心跳和自主神经系统,并维持意识觉醒。脑干出血占临床脑出血病例的10%左右,发病率不高,但起病急,病情凶险,预后较差,是所有脑卒中中病死率最高、预后最差的疾病。围绕脑干出血临床干预手段及研究进展,神经时讯采访了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骆锦标教授,就脑干出血的相关话题进行分享。

01起病急、致残致死率高,

脑干出血的治疗与防控至关重要

脑干出血是自发性脑出血中死亡率与致残率最高且预后最差的一类脑血管病变。好发于40~70岁人群,其中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最高。但是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研究显示,脑干出血的病死率在全部高血压性脑出血类型中约为30%~90%。此病与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此外,血管畸形、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肿瘤卒中等也可引起脑干出血。

骆锦标教授指出,防治脑干出血,做好基础病的防控与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更应重视基础病的治疗。脑干出血的干预方法,一是药物治疗,二是手术治疗。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神经外科医生开始尝试多种手术治疗方式,同时包括药物治疗及生命支持。

脑干出血作为神经系统急危重症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具有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并不多,而且,脑干出血的救治需要急诊科、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中医康复及护理等多学科的综合参与,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所以严谨来说,脑干出血多学科诊治指南编写的条件还不够成熟。骆教授介绍到,目前正在编写的《自发性脑干出血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是由全国多学科众多专家共同参与编写,突出体现了脑干出血多学科综合救治和医护一体化综合管理的现代理念,将为临床医生应对脑干出血疾病提供更全面的诊治参考建议,并对我国脑干出血的综合诊治起到指导和规范的重要参考作用。

02深入基层,

“百人博士团”支持基层医院科研及教学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具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患者突然发生在基底节区、丘脑、脑室、小脑及脑干等部位的脑实质出血,并排除外伤、血管结构异常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脑出血。脑干出血约占高血压性脑出血比例的10%,因其出血部位特殊,具有病情进展迅速,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致死率与致残率高等特点,临床上一般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畅通、积极降压、预防肺部感染等。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手术指征也在不断完善,手术清血也逐渐成为救治脑干出血的重要手段。骆教授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关注脑出血诊治领域,脑出血诊治也在不断的探索、评估和总结中得到发展。

为实现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学科参与综合救治,实现医护一体化管理,骆教授在全国率先牵头筹建成立了“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病委员会”(以下称“专委会”),组织多学科专家携手,更加深入系统性地研究、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治及预防。专委会的成立也获得了广东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省各地多学科专家的积极响应下,推荐会员已达2500余人,目前已覆盖广东省所有的区/县、镇级医院。为了满足基层医院在脑出血疾病临床科研与教学上的需求,专委会还成立了多学科“百人博士团”,便于日后能在脑出血多学科诊治方面,更好地开展各种新理念与新技术的跨学科交流与各种技术培训,促进区域间对脑出血重症患者的多学科会诊,以及联合多学科开展脑出血基础与临床研究,为基层医院提升科研与教学能力,搭建平台与助力。

03综合治疗脑干出血,

中医药促血肿吸收助疗效

血肿大小是判断脑干出血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其不仅与短期死亡和神经功能预后相关,也与长期预后相关。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编写的《中国脑卒中合理用药指导规范》中提出,“有些中成药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改善意识、促进血肿吸收等作用”。

骆教授认为,祖国传统医学在脑出血的治疗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西医治疗过程中,结合中医药的治疗,疗效更佳,比如在《脑出血后脑水肿管理专家共识》中提到的脑血疏口服液,是我国目前唯一获批的可用于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中成药,在消除脑水肿、清除自由基,促进血肿吸收以及脑出血早期康复方面,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康复治疗是脑干出血患者存活与复健的重要环节。脑出血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继发性功能障碍,同时,可以改善患者躯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脑干出血患者的最佳康复期一般为发病后3~6个月,康复手段多样,包括:促醒、颅神经及肢体功能康复锻炼、药物治疗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上面提到的脑血疏口服液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康复治疗的强度需根据个体化科学评估,循序渐进地进行。骆教授强调,康复训练应该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尤其是在确保血压平稳的情况下,尽早开展促醒、促进呼吸功能、促进吞咽功能、肢体感觉运动及言语功能恢复,同时,也要治疗脑干出血的病因,预防各种危险因素,以防止再次发生脑出血。


 骆锦标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中华医学会急救分会心脑血管病专委会全国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创伤专委会常委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国神经调控联盟理事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主任委员(候)


来源:神经时讯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lvOWD-0CmioC2s9Z_Ua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