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贵教授介绍道,心身相关障碍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大类疾病。临床上患者往往分成三类:三分之一患者是单纯的躯体疾病;三分之一患者是躯体疾病伴发情绪障碍;另外三分之一是单纯的情绪障碍,或者单纯的心身疾病。因此,在临床中,三分之二的患者需要心身医学学科的干预。
既往心身相关障碍的界定与分类较为混淆,为此,2019年,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提出并明确了心身相关障碍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九类:(1)心身反应障碍;(2)心身症状障碍;(3)心身疾病;(4)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5)应激相关心身障碍;(6)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7)与心身医学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8)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9)心身综合征。这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对心身相关障碍的分类。
在心身相关障碍分类的同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也制定了配套的评估工具——心身症状评估量表,来帮助医生筛查患者是否具有心身相关障碍。
袁勇贵教授表示,量表一共26个条目,其中19个是躯体症状,7个是心理症状。患者可以通过量表自我评定,每个量表按照0、1、2、3评分,如果评分结果超过10分,说明存在轻度的心身症状;如果在20分以上属于中度;30分以上是重度的心身障碍。所以,如果患者评分在20分以上,医生应引起重视,患者可能存在心身综合征,或者心身疾病。量表也为非精神科大夫或者非心身医学科的医生,及早发现患者心身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工具。
此外,袁勇贵教授认为,诊断心身相关障碍或者心身疾病,医生不能仅依靠量表,更要结合问诊,患者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判断。
袁勇贵教授表示,临床上心身相关障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类是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表现出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如感觉到心慌、心悸,但检查又没有器质性的疾病,属于临床上有焦虑表现的患者;第二类为患者确实存在心脏疾病,如冠心病,但同时又伴发情绪问题,因为患有冠心病,患者会担心症状加重甚至猝死,这种社会心理因素又会加重患者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这类属于躯体疾病伴发心理问题的患者;第三类是患者心脏疾病和情绪问题同时存在的情况,即便患者的心脏疾病有所改善,但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没有随之改变,甚至有所加重,这属于冠心病和抑郁、焦虑共病、共存的状况,即两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在患者身上出现。因此,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问诊情况结合辅助检查、临床评估,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对于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抑郁的(即双心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需要心身科的医生进行诊疗。
“药物治疗对于心身疾病患者十分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占比达50%—60%,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只占了30%—40%。除了西药治疗以外,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特别是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相比西药,中医药不良反应较少,很多患者相信中医药的治疗效果会更好。”袁勇贵教授说道。
心身疾病患者可采用中医药的手段进行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汤剂等。心身疾病患者常伴发焦虑、抑郁、失眠以及认知方面问题,中成药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临床上常用的心可舒片,由丹参、三七、葛根、木香、山楂组成,可有效防治多种心血管疾病,同时也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对于心身疾病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认知功能以及情绪。对于上述三类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双心疾病患者,可以达到双心同治的目的。
此外,袁勇贵教授强调,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治疗的方式方法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无论对于心身相关障碍还是双心疾病的治疗,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状况,精准地选择药物,才能发挥最大的治疗优势,帮助患者摆脱疾病困扰。
无论对于以上三类的哪种患者,临床治疗中都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辅助物理治疗,即进行心身整合治疗。
心身整合治疗不能把心理和生理隔离开,医生不能只看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忽视心理状况。现在大多数的疾病都跟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如果医生只是去治疗躯体症状,而忽视心理治疗,治疗效果往往较差。不仅延长治疗周期,还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心身医学,就会在心理关怀、心理调适、人文关怀等方面比其他医生具备更多优势。
“心身整合治疗,不是会用点精神科的药物,或者说两句话去调节一下,就可以解决患者的问题。”袁勇贵教授强调,即便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患者也会伴发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如果躯体问题不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往往难以解决。作为临床医生,要考虑到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机地把药物、心理、物理以及人文关怀整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发挥最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