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内部六宝典资料大全
访谈纪实 | 丁荣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的临床思辨
发布时间:2021-12-10 阅读

       双心医学遵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强调躯体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的综合治疗。临床上,对“双心”患者的识别和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接受系统的精神心理障碍培训以及对双心疾病特点的了解进行,因此,双心医学的理念、临床技能的普及至关重要。另外,有临床研究表明,结合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有不错的效果,中西医结合为双心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那么,对于“双心”患者,临床医生应如何进行筛查、评估、合理诊疗?中医药在“双心”患者治疗中的用药原则和策略有哪些?为此,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丁荣晶教授,对中西医结合在“双心医学”领域的运用进行了经验分享。

          全科学苑: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双心医学领域的探索,请您简要谈谈,近年来双心医学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展?其应用范围是否有所拓宽?

       丁荣晶教授:1995年,胡大一教授创立“双心医学”(即“心理心脏病学”),作为心内科的亚专科,逐步开展躯体、行为、心理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模式,近年来,通过多方的努力,双心医学的理念在心内科得到认可。首先,《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版)》《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相继制定,为心内科医疗工作者提供了双心医学的临床实践规范。其次,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评估的工具探索也获得了新的进展。焦虑抑郁量表在心血管领域的信度和效度检测表明,《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患者健康问卷15项(PHQ-15)》等量表在心血管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比较高。其三,伴随心血管患者诊断流程的不断优化,对心血管患者心理、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的探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其四,对于微循环、微血管,包括细胞缺氧的探索也在进行基础的研究,比如:压力诱导心肌缺血,证实情绪的应激对于心血管系统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和影响。其五,双心医学在治疗方法上有所突破。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有效改善了心血管患者的症状。双心疾病的治疗和诊断,与单纯的心理问题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应有所侧重,以便提高“双心”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全科学苑:双心医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但是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一治疗理念是困扰很多医生的问题。您觉得,双心医学应如何更好的与临床融合?您怎么看待中医理论与双心医学相结合?

       丁荣晶教授:双心医学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提升心血管内科医生的临床诊治能力,降低误诊、误治现象的发生,本质上是为提高心血管医生的能力水平服务的。

       一般情况下,患者多因为出现某些症状前来就诊,诊疗过程中,如发现患者的症状不能用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症状来完全解释,就要进行其他疾病病因的探索,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鉴别诊断。鉴别诊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精神心理对心血管的影响,比如常见的焦虑、抑郁、适应障碍、躯体化形式障碍、失眠、谵妄等,双心医学是心血管医生应该掌握的多学科能力的一部分。

       中医角度讲,心血管疾病属血瘀证,精神心理问题也属血瘀症,二者的发病机制无差别;西医角度讲,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是炎症,精神心理尤其是抑郁的发病机制也是炎症,在治疗上也没有大的区别。中医治疗的诊断理念,与“双心”的诊疗思路非常契合。另外,有研究证实,一些中药中的主要成分能够明显调控大脑神经递质的分泌,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中成药在双心疾病的诊治过程是重要且有效的。

       全科学苑:双心医学的治疗手段相当复杂且多样,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治疗时,临床医生应当秉持怎样的原则?药物选择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丁荣晶教授:“双心”疾病患者可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 以胸闷、心悸等常见心血管躯体症状就诊,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通过鉴别诊断,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或仅为与症状无关的轻度异常;2. 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合并精神心理问题,通过鉴别诊断,排除了手术及躯体疾病的原因;3. 在心血管疾病发病前就有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的患者。

       “双心”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1. 排除患者的症状本身是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确认精神心理问题参与其中;2. 在疾病的治疗中,做症状学的诊断,如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失调等。“双心”疾病的治疗原则:1. 非药物治疗,比如心理支持、认知行为治疗、运动疗法、减压疗法、心理师的小组干预等。建议大家都要掌握减压疗法和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2. 药物治疗。中度以上的焦虑、抑郁患者,躯体化症状视听障碍的患者,惊恐发作的患者,谵妄的患者可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原则:安全为主、兼顾有效性。《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的一线药物包括: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苯二氮卓类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中成药因临床风险偏低,作用较为温和,对心血管疾病和情绪的缓解上均得到了不错的临床验证。“双心”疾病治疗疗程推荐3个月左右,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

       全科学苑:类似沃华心可舒这样的中成药物其实是双心医学探索的重要支持力量,就您多年的临床经验而言,中成药在双心领域的应用是否带来了某些改变?其未来前景如何?

       丁荣晶教授:经临床验证,中成药为“双心”疾病患者带来颇多获益。类似沃华心可舒这类的中成药,一系列的临床试验证实对心血管患病人群,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以及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均有所帮助。动物实验、细胞学实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中发现,中成药可以调控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均证实中成药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期待中药在双心医学领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拓宽与延展。

       全科学苑:随着双心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一领域会在心脏疾病治疗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更多的资源也会向这一领域倾斜。对于双心领域今后的发展,您有哪些期待?

       丁荣晶教授:双心医学作为心血管科的亚专科,心身医学的亚专科,也是心脏与精神心理交叉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未来双心医学领域的探索,第一:加强基础功能学的研究,探索心脏与功能学之间共同的作用通路,找到干预的靶点;第二:加强心理行为干预模式的探索,改善目前“双心”疾病患者依从性差的现状,提高患者的获益。


丁荣晶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梅奥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心肺康复学会Fellow,获美国心肺康复学会心脏康复专业人员资格认证;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双心学组组长;

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脏联盟基础居家心肺预防与康复分会主任委员;

CDQI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认证项目秘书长;

国家卫健委能力提升和继续教育中心生活质量综合管理专项能力提升核心专家组成员;

国自然、北自然、首都发展基金评审专家;

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我国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指南、双心医学、运动治疗、药物治疗、戒烟干预治疗、家庭心脏康复等专家共识执笔专家


来源:全科学苑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QaZJCEmj_XvCvNNfFb0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