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内部六宝典资料大全
访谈纪实 | 游潮教授:为推进中国脑出血规范化诊疗贡献华西力量
发布时间:2022-12-15 阅读

“2021—2022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2020)》《出凝血功能障碍相关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2021)》《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2022)》3部指南相继发布。(文末提供指南原文下载)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游潮教授接受了神经时讯专访,介绍了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与全国同道共同协作,为推进脑出血规范化诊疗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立足国情 兼收并蓄

《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2020)》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中国外科治疗的亟需

脑出血(ICH)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亚洲国家ICH占脑卒中患者的25%~55%,而欧美国家ICH仅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ICH也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游潮教授介绍,对于HICH的外科治疗,特别是深部脑出血是否应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最佳手术方式,挽救生命与恢复功能孰轻孰重方面存在中西方治疗理念的差异,也导致中西方指南不是大同小异,而是大异小同,甚至是大异不同,截然相反。

游潮教授提到,欧美国家对于深部脑出血基本不采用外科手段,一方面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数据,另一方面也与欧美国家脑出血发病率较低有关。而国内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并取得很好的疗效。近年来更是如火如荼,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但始终未能形成公认的有效的治疗策略。

基于国内外的形式,中国又亟需一个大家公认的、能够遵循的治疗策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并联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影像科、康复科等多学科近百名专家,经过长达两年的讨论和斟酌,查阅借鉴国内外大量资料和临床经验,兼收并蓄,共同制定并发布了《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2020)》。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依托高水平学科建设,助力脑出血规范化诊疗

游潮教授提到,“多部指南的发布,看似间隔时间很短,但其实已经准备了20多年。”

游潮教授回顾了近三十年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在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探索及科室的发展。1998年,游潮教授就公开发表了《小骨窗微创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文章;2003年,开展了第一例脑干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病例;2009年,华西医院在脑血管病亚专业下,组建了国内首个高血压性脑出血专业团队,并在李浩教授、马潞教授等人的带领下,专门从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华西医院神经外科经历20多年发展和积淀,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同时,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不断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对国内外各种治疗方式、各种新的研究及进展也有充分的了解。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全国多学科专家团队及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刘鸣教授、影像学肖家和教授、重症医学谢筱琪教授、血液内科牛挺教授等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高质量地完成了多部指南的制定和发布,让国内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结晶得以展现的同时,也为脑出血的规范化诊疗建立了可以遵循的纲领性治疗策略。

贴近基层 铢累寸积

指南融合专家团队经验,更具实用性,有利于解决临床工作的困惑

“面对患者在你面前生命逝去而束手无策的时候,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能感受到那种无力感和强烈的想要克服困难挽救生命的使命感”,游潮教授在谈到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患者救治时有感而发。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与血液内科、重症医学科联合,初步探索出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患者治疗的手术经验和方案,目前已经开展了4例此类患者的治疗,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基于现有的经验和方案,多学科团队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出凝血功能障碍相关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2021)》,以指导临床更好地救治此类患者。

游潮教授介绍,“3部指南制定要求,就是坚持一定要强调实用”。脑出血患者主要集中在基层医院,3部指南都没有加入太多高深理论的内容,而是更多地从实用性方面着手,除了应有的证据之外,还融合了专家团队的实践经验,让基层医生通过指南就能实实在在地治疗病患,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随着指南的广泛宣传和应用,希望更多从事脑血管或脑出血方面相关科室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应用的同时,也提出更多的实际问题和临床经验,以便后续对指南进行不断完善更新,让中国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更加规范,也为国际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贡献中国经验。

取长补短 中西合璧

挖掘发扬中医中药文化,做好中西医的有效结合

谈及中医药的发展,游潮教授称,“‘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发展需要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并不断地发掘、发扬和更新。”

游潮教授强调,不论是高血压性脑出血,还是出凝血功能障碍相关性脑出血,还是大面积重症脑梗死,最后的结局都是“非死即残”。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出血早期血肿的吸收、后遗症的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等方面有广阔的发挥空间。

目前中成药也在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提高循证医学证据。比如已经上市的脑血疏口服液,连续成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大疾病科研用药,并获得了很多规范指南共识的推荐,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对脑出血的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方面均有很好的疗效。

最后,游潮教授提出,中成药在降低致残率、缩短病程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和西医应该抛开门户之见,取长补短,中医中药应多与西医联合开展高级别的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让中西医结合,共同努力造福患者。在后续的指南修订中,也会加入中医中药方面的专家,组成更强更全的多学科团队,以便更好地推进中国脑出血的规范化诊疗。


专家介绍

游潮 主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学科主任

先后担任第七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五、六、七、八届中华医学会神外分会常委

第三、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

第一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

第四届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第一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教育委员会副会长

第五、六、七届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英文)副主编等职


来源:访谈纪实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Cy8bbsqd6Kjdqak5Zw3xg